2025年01月11日

特写| 近代教育家马相伯以及跟他关系密切的几所学校

作者: 田玖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09月14日 10:47 |
播放

马相伯老先生被称为“百岁爱国老人”。马相伯先生的爱国之情不容怀疑,九一八事变后他义不容辞地参与到抗战救国之中,为了宣传抗日,马相伯以90多岁的高龄提笔写文义卖为抗战筹款,并且连续4个月发表国难演说,大声疾呼“还我河山”。

但马相伯的贡献不只是在抗战中所作出的贡献,他还是近代教育的先驱,是中国名校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也是辅仁大学(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的创办人之一。他影响了很多人,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人都为其弟子。马相伯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可以从他所参与创办的学校中窥探一二。

说起马相伯办学,必须要从马相伯接受的教育开始。

出生在基督徒家庭

1840年,马相伯出生在江苏丹阳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因为父母都是天主教徒,马相伯出生一个月后便在教堂接受了洗礼。马相伯的父亲具有医者仁心,常常在乡间一边经商,一边行医。遇到穷人,就一律免费看诊。母亲也特别善良,遇到无力患者的亲友,她会将债券烧掉。

进入教会学校——圣依纳爵公学(现徐汇中学)

马相伯5岁开始进私塾,既读天主教经典,也读儒家经典。1851年,因不喜欢古板的私塾教学,12岁的马相伯瞒着父母,独自乘船,经过10多天来到了上海徐家汇教会学校“圣依纳爵公学”。有历史学者评价:“这一走,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走进了历史。”

马相伯在圣依纳爵公学(现徐汇中学)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马相伯自身天赋异禀,悟性很高,深得时任校长意大利神父的喜爱。而且马相伯“不挑食”、“不偏科”,从语言文学到自然科学都力求学到极致。

随后,马相伯又进入小修院、大修院继续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在大修院学习时,马相伯对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当时他日夜钻研,光笔记就累积了120卷,遗憾地是没有保存下来。

1870年,马相伯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接受耶稣会神职。马相伯成为了一个学贯中西,兼修文理,精通八国语言的高材生。

1874年,马相伯担任徐汇公学(原圣依纳爵公学)校长兼教务。

探索中国救亡道路的三十年

有人将马相伯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30年,第一阶段,前30年,献给宗教(其实是接受教会学校培养的阶段);中间30年,献给政治(探索中国救亡道路的阶段);后30年,为教育呕心沥血,创建了多所学校。

当然,马相伯是位百岁老人,他的人生不止有90年,他的最后10年依然活跃在抗战救国中。

马相伯出生不久就发生了鸦片战争。3岁那年,英军攻破吴淞,马相伯全家避难山中。马相伯从小尝尽战争之苦,长大后又眼见国力衰退,国家不断受到外敌的侵略,所以其实他努力学习的同时,一直在寻找强国之道。

1876年,因与教会意见不合,36岁的马相伯脱离耶稣会还俗(但仍信仰天主教)。

离开耶稣会以及徐汇公学的马相伯开始步入清朝官场探索中国救亡的道路。马相伯先后出访了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回来后想要将自己的启发建议给朝廷,屡屡上书都如石沉大海。而且马相伯最终因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断送了政治生涯,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甚至自己的母亲都不能理解他。在54岁到59岁之间,一连串的打击涌向马相伯,先是妻子携幼儿在回山东老家遇沉船不幸丧生,然后是母亲去世,最后,弟弟也永远地离开了他。1900年,心灰意冷的马相伯辞官归隐,回到了上海佘山。

教育兴国三十年

一、62岁建立第一所学校——震旦学院

政治理想难得施展,马相伯开始转向“教育救国”。1900年,60岁的马相伯将自己名下的三千亩地(胞弟马建勋去世,马相伯继承其位于松江和青浦的地产)等家产悉数捐给教会,希望教会能办一所中西大学堂。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教会接受捐赠后没有马上办学。马相伯的心愿一时未能达成,但学生却自己找上门来。

当时在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蔡元培先生带着24位学生找到马相伯来拜师,其中包括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等。马相伯倾囊相授,不仅教导拉丁文,还教导他们数学和哲学。后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南洋公学学潮事件,百余名学生集体退学,面临无学可上的景况。1902年底,62岁的马相伯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建立了“震旦学院”。意为东方日出、前途无量。梁启超盛赞其是“我国的第一完备有条理之私立学院”。

1904年,文学青年于右任因写诗抨击清朝统治,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马相伯收留,并且免去他的全部费用。于右任吃惊地问他:“你要招收朝廷通缉犯?”他只是肯定地笑了笑,于右任顿时热泪盈眶。

由于马相伯的办学宗旨之一是“不讲教理”,而法国天主教教会希望办成教会学校,冲突之下,教会取消了马相伯的主管权。学院也由原本的英、法并重改为各科均以法文教授,学生们不满耶稣会对学院的干涉,且大部分学生本身是冲着马相伯而来,结果,132名学生中有130名学生宣布脱离震旦。

虽然与耶稣会意见不合,但是马相伯仍然是震旦学院的主要捐助人,1908年,震旦学院在卢家湾建立新校舍,马相伯不计前嫌,捐现洋四万元和英法租界地基8处。

1928年震旦学院改称震旦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大学为中国近代著名教会大学,曾经有“东方巴黎大学”美誉,是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拥有中国第一家博物馆“震旦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

1952年秋,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震旦大学被撤销,各个院系被分并入上海多所大学中。

二、65岁创办第二所学校——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

震旦学潮之后,马相伯与学生们一起商议复效之法。马相伯利用自身人脉到处筹集办学资金。经过数月奔波,1905年9月, “复旦公学”在吴淞闲置的提督衙门里开学了,一百六十多学生和一位老人,只有一块黑板,没有桌椅。“复旦”出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自强不息,还有“复我震旦”以及“复兴中华”之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公学迁往无锡,局势稳定后,复旦公学师生来到上海。时年已经73岁的马相伯到处奔走,最终带领复旦在上海徐家汇李公祠复校。

1913年,李登辉开始担任校长。1917年,“复旦公学”完成大学建制,成为“私立复旦大学”。在李登辉长达23年的校长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商科、经济、新闻、教育、土木等应用型人才闻名的、有特色的私立大学。

三、72-73岁,任教于北京大学,孕育“函夏考文苑”

1912年10月,马相伯安顿好复旦师生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任代理校长,不久后辞职,想要仿照法兰西学术院组建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函夏考文苑。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以及人们的理解力的有限未能推行。“函夏考文苑”计划不幸流产,梁启超曾评价:“考文苑系神州宏举,震铄古今,匡翊之责,谊不敢让。”

四、74岁,与英敛之一起创立辅仁社(辅仁大学前身)

考文苑计划虽然失败,马相伯创建一所能与西方高校媲美的大学的愿望仍然没有改变。

1914年,马相伯协助《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在北京香山设立辅仁社,辅仁取《论语.颜渊》篇中“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主要为培养各省教会中的青年子弟,收有学员20余人,课程主要是学习“国学”。

他们曾联名写信给罗马教宗,请求派遣师资援助,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搁浅。

1920年,美国天主教本笃会神父奥图尔来华考察,与英敛之会面,商谈在中国创办公教大学之事。奥图尔将此事传达给罗马教宗及本笃会总长。此后在本笃会的推动及筹备下,1925年,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正式开学。1927年,该校更名"辅仁大学"。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

五、援助启明女校(现上海第四中学)

1914年,马相伯的长子马君远病逝,马君远去世时留下了18岁的妻子和6个月大的女儿马玉章。因为马相伯已经将自己的田产全部捐献,马相伯的弟子于右任、邵力子等人筹措了1万元,作为资助马玉章日后生活费和教育费。但马相伯却将这笔钱拿去捐助创办启明女校,没有一分钱留给孙女。他还将震旦大学给他的工资也都捐给了这所学校。

马相伯弥留之际把孙女马玉章叫到身边,严肃地问:“孩子,爷爷没有给你留下一分钱,连你自己的钱,爷爷也没有留给你,你恨爷爷不恨?”
“爷爷,你把我教养成人,我没有能孝顺你,怎么能怨你呢?”孙女马玉章说道。

马相伯与孙女马玉章相拥大哭。第二天,1939年11月4日晚上,马相伯逝世。

马相伯一生都在燃烧自己,为国家,为教育,为人才倾尽所有。学生于右任在给恩师的挽联中写道,“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参考资料:
https://history.sohu.com/a/716150867_120675453
马相伯故居文献参考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